中国网临汾11月28日讯(记者 张静) 这里山水环抱、山水交融,山山相映、水水相宜,步步如画、处处成景,是山西“表里山河”最生动的写照。这里大街小巷被“美颜”,古韵新风“兼容”,颜值气质“兼修”。这里拥有3处5A级景区、15处4A级景区,每一处美景都让游客耳目一新,流连忘返……11月27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采访团走进山西临汾,探访临汾在产业升级、城市改造、文旅发展等领域的新变化。
尧都云商产业园外景 (中国网记者 张静 摄)
推动产业升级转化 吸引本地人回乡就业
近年来,临汾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升级、聚焦数字产业项目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尧都云商产业园是临汾发展数字产业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产业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区域总部经济为业态,以山西智创城为中枢,依托字节跳动、百度、阿里云、360、百信、网易等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和项目,按照“信息产业智创引领、互联网+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智汇’新高地”的思路,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人工智能数据基地、软件信息智造基地三大产业基地,布局配套华汉云极信创产业中心,华光信创自主研发中心,华耀信创人才服务中心三大中心。
截至目前,尧都云商产业园共有企业166家。2022年数字经济产值达28.66亿元,总产值51.97亿元,吸纳就业近万人。
依托历史文化内涵 凸显街区特色
从2019年开始,临汾市全力实施城市面貌改造,靓城提质行动,全面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内外兼修”,加快城市文化主轴主脉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的品位、内涵、价值、魅力。
财神楼街和鼓楼南北街改造以留住城市记忆,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为“亮点”。财神楼街因街口原先有一座财神庙而命名,后原庙被损毁。在改造街区时,在原有建筑遗址上复建一座财神庙,留住此街区特有文化记忆。据临汾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张紫仪介绍,财神楼街改造时入口处的墙面设计融入晋南中式砖雕的元素,在人行道上的步道砖采用以“财”为主题的设计,地砖上刻有“财源广进、金玉满堂、招财进宝”等寓意吉祥富贵的成语。整体街区的改造让原有文化特色与现代城市生活更好融合。
“鼓楼南北街则是在恢复历史文化内涵上下功夫,青砖青瓦打造晋派风格,邀请书法家书写雕刻店铺牌匾,匹配鼓楼南北街怀旧一条街的造型特点,让街区整体改造,更加简洁美观、协调统一。”张紫仪说,“在街区绿化方面,我们在街区转弯区设置了微地形植物景观,合理配置乔、灌、花、草等植被,全面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通透绿化效果,打造城市氛围感。”
临汾吉县壶口瀑布 (中国网记者 张静 摄)
丰富旅游业态 持续打造“回家”品牌
临汾市文旅资源众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科学统筹沿汾、沿黄、沿太岳“三大板块”文旅产业发展布局,实施大槐树、云丘山、壶口瀑布等龙头景区提升工程,在山西省率先完成A级景区县域全覆盖。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完善产业链,更加注重“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体验”相融合,持续打造“回家”品牌。
据山西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少卿介绍,壶口景区是全省旅游行业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持续在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工程方面“深耕细作”。建设黄河文化演艺厅和黄河风光展示馆,把黄河景观与黄河文化融入到壶口旅游当中。同时全面推动演艺、非遗、文创产品、公共服务等项目进景区,带来沉浸式体验,为景区注入业态活力。
据悉,洪洞大槐树景区坚持以服务游客需求为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质量,建成了“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三大主题板块共同组成的核心园区。与此同时,秉持多元化发展理念,依托大槐树移民历史,深度挖掘利用根祖文化。并围绕核心非遗“大槐树祭祖习俗”打造了清明寻根祭祖大典等系列活动,形成了旅游+文化+N的融合发展模式。
中新网扬州11月29日电 (记者 崔佳明)“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29日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11月29日,“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崔佳明 摄
中亚是古代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区,也是几大文明间陆路交流的重要纽带。早在2000多年前,为寻找迁移至中亚的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崔佳明 摄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通、交流和文明交往互动的通道。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就不能只有西方视角,还必须要加上东方视角。”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表示,循着当年张骞西行的足迹,从2009年开始,他带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以“东方视角”探寻丝绸之路历史印记。
王建新向扬州市蜀冈唐子城景区赠送《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纪事》。崔佳明 摄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长江与大运河在此交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点,2018年扬州被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今天,我们展览展示的丝路遗产所在地一一中亚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同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东西方文明在那里交流互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致辞时表示,“我们相信绿杨城郭、运河帆影与中亚草原、大漠孤烟的相遇,一定会给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扬州市蜀冈唐子城风景区管理处承办。展出内容只是中亚考古工作的一小部分,既是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考古工作者文化交流的见证。“丝绸之路考古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王建新期盼这样的展出能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去举办,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去分享他们的考古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