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C罗摇手指有君子之风
从亚冠赛场主动纠正马宁点球误判引热议说起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目前效力于沙特联赛的葡萄牙球星C罗和执法过卡塔尔世界杯的中国裁判马宁,都属于“自带流量”的存在,当两者碰到一起,结果自然是“携手霸占”热搜。
北京时间昨天进行的亚冠小组赛中,C罗所在的沙特利雅得胜利与伊朗波斯波利斯互交白卷。相比平淡的结果,C罗与马宁的一次“直面对话”在赛后引发热议:比赛第4分钟时,葡萄牙球星摔倒在禁区内,马宁第一时间判罚点球。不过C罗起身后主动走到马宁身边,用摇手指的方式告诉马宁,这不该判点球。最终经过VAR回放,马宁取消点球判罚,C罗的行为也赢得一致好评。正如不少球迷所言:“足球的竞争,首先应该是一场‘君子之争’。”
在竞技体育赛场上,类似C罗这样主动“纠错”的例子还有不少。小学语文课本中《放弃射门》的主角福勒、主动提出重赛的网坛常青树瓦林卡、德国著名前锋克洛泽等,都有过类似的行为。有意思的是,当事人在回忆起那一幕时,都回答得轻描淡写,只有直性子的克洛泽道出过其中的关键因素:“我想赢球,但绝不能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树立靠假摔就能拿到点球、拿到胜利的坏榜样。”
竞技体育有着相当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赛中的一个细节,都可能对观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影响。现任国际足联发展部总监的温格曾不止一次表示过,当球员和教练忍不住怒火中烧,甚至想动手时,先要想一想现场和电视机前,会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球员目睹那不算美好的画面,并在未来效仿。
在C罗为马宁“纠错”视频的留言区,有国内球迷直言,与征战国际赛场的球星相比,中国球员在场上相对缺乏自我约束力。虽然话不好听,但却是事实。不论在联赛还是足协杯的赛场上,国内球员都需要用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本次点球事件带来的另一大争议,在于马宁的判罚。虽然最终取消了点球,但裁判组的表现还是引发了一片声讨。不过平心而论,虽然有了VAR等高科技帮忙,但机器背后还是人为操控,是人就会犯错,因此对于裁判,不论是球员还是球迷,是否可以更宽容一些?
上周结束的足协杯决赛中,当值主裁麦麦提江在吹响终场哨后,情不自禁地亲吻了一下哨子,这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表现。虽说裁判有比常人更强大的抗压能力,但设身处地想一想,裁判说到底也只是穿了制服的普通人。在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细小的判罚,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被拿来大做文章,更别说点球这样的关键决定。“主队有支持者,客队有支持者,但裁判组没有,所有的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前国脚刘越的话,道出裁判的辛酸。或许业务能力还有提高空间,但至少,他们也需要一个更宽容的环境。
申花俱乐部董事长谷际庆在足协杯决赛后说:“只有足球的大环境变好,俱乐部的小环境才能更好。”其中的大环境,不只有决策层、球员发展,裁判也应该被包含在内,毕竟当下能够受邀执法洲际比赛的中国裁判组,也已经不多了。
新民晚报记者 陆玮鑫 【编辑:房家梁】
福建三明深化移风易俗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一张碳票当“嫁妆” 不送彩礼送“保障”
今年9月以来,三明市妇联“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开展,大力倡扬新型婚育文化、良好和美家风,使婚俗文化与文明新风交织相融,让美好生活与文化民俗“双向奔赴”,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落地见效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伴随喜庆欢快的音乐,情景剧快板《彩礼少了幸福多 文明风尚润心田》、山歌《婚嫁新风进万家 移风易俗靠大家》《婚姻买卖成负担》、汉剧《连家嫁女新风尚》轮番精彩上演……
这场特别的演出来自福建省三明市妇联近日在大田县召开的全市“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队深入人心的特色宣讲让现场洋溢着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婚俗改革“带头走”,文明风尚“阔步行”。今年9月以来,三明市妇联“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开展,大力倡扬新型婚育文化、良好和美家风,使婚俗文化与文明新风交织相融,让美好生活与文化民俗“双向奔赴”,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落地见效。
婚事简办“低彩礼”,创新礼遇有关爱
“我们刚领了结婚证,县、镇领导就到家里来颁发‘百年好合’牌匾,还送来了健康保单。”大田县均溪镇福塘村的陈贺铭和郭兰青夫妇俩今年10月1日在家中小规模宴请亲朋举行婚礼,结婚彩礼为68333元。均溪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结合大田县妇联开展的“零彩礼”“低彩礼”奖励工作,为新娘的母亲申请了“康馨保”,并使其成为婚事简办“低彩礼”移风易俗示范家庭。
近年来,三明市妇联围绕农村基层移风易俗现状及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入户走访、摸排实情,日前制定了全市妇联系统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方案,对带头弘扬婚育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的家庭典型创新推行“三个一”礼遇措施,即“一份婚育健康礼包、一份家庭关爱礼包、一份创业服务礼包”,并鼓励各县(市、区)根据本辖区实际,对礼遇清单进行补充细化,提供更具本地特色的礼遇措施,通过正向激励,变“推着群众走”为“群众带头走”。
喜把碳票当“嫁妆”,“暖家”品牌领风尚
一张碳票何以成为“嫁妆”?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把碳票当“嫁妆”已并非新鲜事。近年来,常口村将移风易俗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村民将自家的林业碳票作为嫁妆送给女儿女婿,希望他们把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这一做法为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找到了“新出路”。
常口村妇联还根据本地喝擂茶的风俗习惯,在村妇联执委家中建立“擂茶微家”,“见缝插针”地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庭院式宣传,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据了解,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婚俗改革、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先后出台《三明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三明市移风易俗“一县一专项”整治工作意见》。三明市妇联认真落实工作部署,加强与宣传部、文明办、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立足婚恋、婚育、婚姻、婚俗四个阶段,三明市妇联联动民政等部门,依托市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通过护航系列化、辅导专业化、服务项目化,提升“婚恋交友、婚检婚育、婚姻辅导、婚俗改革”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婚姻家庭“暖家”示范品牌,全方位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三支队伍”走前列,因地制宜树典型
“开展弘扬文明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广大妇女的有效着力点和切入点。”三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丁韵芳在弘扬文明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会上宣讲并开展全系统动员部署,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立足职能,发挥优势、联动力量,在弘扬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行动中同题作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同答好移风易俗工作“新答卷”。
今年以来,三明市妇联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立体化、多层面的组织优势,以及妇联执委、女党员、巾帼志愿者覆盖广泛的队伍优势,形成党建引领、执委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方面,三明市妇联用好用活妇联执委(女党员)队伍、“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队、“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带头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签订承诺书;创新通过快板、山歌、戏曲等形式,定期“组团走访”开展宣传宣讲;发挥市县乡村四级“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作用,推动婚育新风宣传进家庭。另一方面,三明市妇联用好一批阵地,依托市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婚姻登记窗口等,挖掘朱子文化、居敬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打造一批婚俗文化宣传阵地,推动“重礼金”回归“重礼仪”。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