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林世雄 徐雪莹)就中美元首日前举行会晤、岛内舆论高度关注会晤中有关台湾问题的表态,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29日表示,“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是亚太地区局势稳定的乱源。
国台办当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陈斌华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他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在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向美方深入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美国总统拜登重申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中美方所作承诺,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
陈斌华说,“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是亚太地区局势稳定的乱源。想要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想要台海和平稳定得到切实保障,就必须回到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来。
据美媒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透露,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将继续对台湾出售武器,目的是保障台湾的“自卫”能力。
对此,陈斌华指出,美国售台武器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我们坚决反对。有关部门已多次阐明原则立场。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以实际行动兑现不支持“台独”的严肃政治承诺,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无数事实表明,“以武谋独”死路一条,挟洋自重自取灭亡。
关于美军不要的濒海战斗舰,却要求台湾采购,陈斌华表示,有关报道让大家更加看清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之私,不惜大肆挥霍台湾民众血汗钱,甘当美国“提款机”的“凯子”面目。如果任由民进党当局在“卖台”“害台”“毁台”的邪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只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险境,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完) 【编辑:刘阳禾】
本报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陈海波 通讯员王豪)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8日,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投入使用。作为我国地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为我国地磁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磁场导航、空间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
“澳门科学一号”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设计寿命5年。
据了解,该卫星于2023年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测试期间,卫星运行稳定,功能、性能正常,完成了卫星工程在轨测试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测试项目。卫星各载荷的科学数据经过自校自评,并与其他卫星数据和国际通用模型比对,验证了各载荷的功能和性能。卫星圆满完成在轨测试工作,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据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澳门首个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际上首个监测南大西洋异常区域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将在提升澳门科技创新水平的同时,助力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新模式,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新范例。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管理,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大学抓总研制,科学载荷由澳门科技大学负责提供,科学数据分析和应用由澳门科技大学、内地有关单位共同开展。
据悉,该项目鼓励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未来将通过相关数据政策,深化澳门与内地、国际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澳门自身独特的区位与制度优势。目前,项目已与英国地质调查局、巴黎地球物理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丹麦技术大学等18家国际研究机构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助力澳门打造又一个面向世界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此外,项目还将持续推动航天科学研究与澳门青少年航天知识科普工作。(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