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扬州11月29日电 (记者 崔佳明)“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29日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11月29日,“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崔佳明 摄
中亚是古代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区,也是几大文明间陆路交流的重要纽带。早在2000多年前,为寻找迁移至中亚的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崔佳明 摄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通、交流和文明交往互动的通道。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就不能只有西方视角,还必须要加上东方视角。”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表示,循着当年张骞西行的足迹,从2009年开始,他带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以“东方视角”探寻丝绸之路历史印记。
王建新向扬州市蜀冈唐子城景区赠送《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纪事》。崔佳明 摄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长江与大运河在此交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点,2018年扬州被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今天,我们展览展示的丝路遗产所在地一一中亚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同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东西方文明在那里交流互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致辞时表示,“我们相信绿杨城郭、运河帆影与中亚草原、大漠孤烟的相遇,一定会给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扬州市蜀冈唐子城风景区管理处承办。展出内容只是中亚考古工作的一小部分,既是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考古工作者文化交流的见证。“丝绸之路考古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王建新期盼这样的展出能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去举办,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去分享他们的考古成果。(完)
中新网吉林11月29日电 (记者 石洪宇)记者29日从吉林市官方了解到,当地今年首次开通冬季游船项目,吸引海内外游客乘船观赏雾凇,进一步推动“雾凇之都”影响力增强。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蜿蜒起伏的松花江从城区穿过。每年冬季,受温差影响,蒸汽凝结在岸边的柳枝、松叶上形成冰晶,以百里松花江为核心的九大雾凇景观带,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
吉林开通冬季游船项目,游船在松花江面行驶。 石洪宇 摄
吉林市官方介绍,每年夏秋两季开通的游船项目深受游客欢迎。但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冬季游船项目一直未开通。
据了解,松花江吉林市城区段冬季不结冰,为通航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以来,吉林市重整航道、码头,首次启动冬季游船项目。
“从连续几天的‘试运营’来看,客流量比较可观。”项目运营方吉林市国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适应冬季通航,他们对船只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取暖设备和防滑垫,船舱温度可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目前,吉林市在冬季投用了4艘游船。第29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正在进行当中,当地希望用别具特色的冬季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记者在当地头道码头采访时看到,游客们纷纷购票排队进入游船。(完)